第 193章 承圣玉璧的回归·江元封的重生
院落之中,竹影摇曳,午后的微风透着一丝慵懒。
饭后,小满和小梨收拾碗筷,依旧拘谨得很,尤其是在江元封面前,简直像是两只乖顺的小猫,连大气都不敢多出。倒是苏长安,吃饱喝足后,全然没有这种拘束,一边揉着肚子,一边用脚尖轻踢了一下桌脚,惬意地打了个哈欠。
无寂则端坐在一旁,似乎仍在调息,长睫低垂,眉宇间透着一丝疲惫。
“你去休息吧。”苏长安看了他一眼,嘴角微微一勾,“佛门弟子不讲究劳逸结合吗?刚才可是翻山越岭了一趟。”
无寂淡淡地看了他一眼,=起身整理僧袍,迈步走向大桂树,留下了一句:“日暮时分,山林有雾,切勿胡乱修行。”
接着取了一张蒲团,盘坐在院中的大桂树下,闭目调息,月白僧袍沾染些许尘土,却丝毫不影响他超然的气质,仿佛与这天地融为一体。
苏长安目光扫了一圈,转身看向江元封,见他已起身往房间走去,略一思索,随即快步跟上。
江元封房房陈设简朴,透着一股浓厚的书卷气息,案几上摆满了新墨书卷,苏长安看到桌案正中央,一张铺开的宣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显然是江元封正在整理思绪。
江元封走至书案前,轻轻提起狼毫笔,又轻轻放下,神情略显沉凝,似乎有些许困惑未能解开。
苏长安站在一旁,见状恭敬拱手,语气平缓而郑重:“大长老,适才弟子见您所书内容,似在记录‘魔圣并存’之道?”
江元封抬眸看了他一眼,眼神深邃,缓缓点头:“不错。儒道讲求以圣贤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魔道则追求极致的力量,突破桎梏。二者看似对立,可若能取其长而补己短,或许能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苏长安神色微动,认真道:“圣道之本,在于秩序与守正;魔道之本,则在于突破与凌驾。两者既然本质不同,若强行融合,恐怕……”
江元封目光微凝:“你认为会如何?”
苏长安沉吟片刻,缓缓说道:“魔族亦有修行圣贤之道者,他们钻研经义,追求天地至理,所修之‘圣贤气’虽与人族不同,却也自成一派。可本质上,他们的修行根基,仍旧是魔元之力,而非人族的浩然正气。”
江元封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苏长安略一思索,郑重道:“大长老所求之道,若是借鉴魔道以补足圣道短板,自是可行之路。但若试图将二者彻底融合,那便如同以水炼火,需时刻保持平衡,否则稍有不慎,便会失控,甚至走火入魔。”
江元封手指轻敲书案,神色未变,眸光却暗藏波澜。
苏长安见他沉思,继续说道:“弟子以为,若真想开辟‘新儒道’,便须立足于正道根基,借鉴魔道之长,而非盲目融合。如此,方能借势而行,而非为势所困。”
江元封微微皱眉,沉吟片刻,最终轻叹了一声:“你所言不无道理。”
他目光落在案几上的文稿之上,神色略有松动,指尖轻轻摩挲着纸面,似乎在思索如何调整自己的思路。
片刻后,他抬眸望向苏长安,目光深邃,语气缓和了几分:“你的见解……很有意思。”
苏长安恭敬道:“弟子不过略陈浅见,若有不妥之处,还请大长老指正。”
江元封淡淡一笑,并未多言,而是重新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字。
屋内,墨香袅袅,烛火微晃,落下静谧而深远的光影。
烛火轻轻跳跃,投下摇曳的光影,苏长安静静看着江元封,等待他的回应。
片刻后,江元封终于抬起头,眼神深邃如渊,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坚定:“儒道乃立世之根本,而魔道之力,虽可借鉴,却不可执迷。”
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案上的竹简,眉宇间透着深思:“若以儒道为主,借鉴魔道以补足圣道短板,自是可行之路。但若试图将二者彻底融合,那便如同以水炼火,需时刻保持平衡,否则稍有不慎,便会失控,甚至走火入魔。”
苏长安听到这里,眼底掠过一抹亮光。
——这就对了。
他缓缓点头,补充道:“若真想开辟‘新儒道’,便须立足于正道根基,借鉴魔道之长,而非盲目融合。如此,方能借势而行,而非为势所困。”
江元封目光微凝,指尖轻敲桌案,似乎在消化苏长安的话语。
他已经走出魔障,彻底清醒,可内心深处,仍有一丝动摇未曾散去。
苏长安看着他的神情,微微一叹,随即心中一横,直接从储物戒指中取出了一物——
承圣玉璧!
一块温润如玉、毫无裂痕的玉璧静静躺在他掌中,通体流转着柔和的光辉,宛如天道亲赐的圣物。
江元封的目光陡然一凝!
那一瞬,他的呼吸微微停滞,瞳孔剧烈收缩,目光死死锁定在苏长安手中的玉璧之上。
——承圣玉璧?!
他下意识地想否认,这绝不可能是书院的那块承圣玉璧,因为他对那块玉璧实在是太熟悉了,陪伴了他几十年,他甚至能闭上眼都描绘出玉璧上每一道独特的纹路。
可越是看,他的心跳就越快,脸色一点点发生变化,从震惊,到怀疑,到不可置信,最后,竟然带着一丝颤抖。
苏长安将玉璧递了过去,语气平静:“大长老,昨日您彻悟醒悟,魔障尽除,而这承圣玉璧……也随之恢复。”
江元封的手停在半空,竟然有些不敢去接。
——这怎么可能?
承圣玉璧乃书院圣宝,它被魔气侵蚀,裂痕遍布,他以为这一生都无法再见到它的完整形态,可如今,它竟完好无损地呈现在自己面前!
“这……”他的嘴唇微微颤抖,目光复杂至极,竟有一瞬间的恍惚。
苏长安轻声道:“这全是您的功劳。”
江元封猛地抬头,看向苏长安,眼中透着无法言喻的震撼:“……什么?”
苏长安神色坦然,声音温和而坚定:“圣宝承载圣道,唯有真正的大儒,真正的圣贤之人,方能使其复苏。大长老昨日于绝境中彻悟圣道,将自身魔障尽数驱散,亦让承圣玉璧得以回归原貌——此乃书院之幸,亦是大长老您的功绩。”
江元封彻底愣住了。
他的目光紧紧盯着苏长安,喉头微微发紧,握住玉璧的手竟然有些颤抖。
这份功劳,太大了!
承圣玉璧乃书院至宝,它的损毁曾让整个书院的底蕴削弱,如今它竟然恢复如初,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书院的根基再无缺陷,意味着,书院未来再无隐忧!
这不仅是书院之福,更是一个足以洗清他所有污点,甚至让他再度屹立于书院巅峰的巨大功劳!
可是……
江元封的喉头微微发涩,他又如何不明白苏长安的用意?
苏长安是在将功劳让给他!
他的心猛然颤了一下,手指缓缓收紧,死死攥住玉璧,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这小子……
江元封心绪翻涌,眼底竟然有些湿润。
他这一生,大半光阴奉献给书院,可到了晚年,却因自己的执念差点让书院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他愧疚,他悔恨,他惶恐不安,甚至曾想过一死了之。
可如今,苏长安却把这块圣宝交到他手上,让他重新拥有了立足书院的底气,让他不再是那个满身污点、被人忌惮的“魔道叛徒”,而是拯救圣宝、为书院立下大功的学宫大长老!
这是一场救赎……是苏长安亲手给他的救赎!
江元封的喉结微微滚动,他很少有情绪波动如此剧烈的时候,可此刻,他的心绪复杂至极。
他缓缓起身,深吸了一口气,双手握住承圣玉璧,然后……
他躬身,对苏长安,深深一拜!
这一拜,沉重无比。
苏长安眼神微动,没想到江元封竟会如此郑重其事地行礼,他连忙伸手扶住:“大长老,您这是做什么?”
江元封缓缓直起身,目光郑重,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哽咽:“这一拜,是谢你解我心魔,亦是谢你……还我书院。”
苏长安听到这话,心中微微一叹。
他知道,这位曾经的学宫大长老,真正放下了过去的执念。
江元封深深看了他一眼,声音低沉但坚定:“苏长安,你救了书院,也……救了我。”
苏长安嘴角微扬,轻笑一声:“大长老言重了。”
江元封低头看着手中的承圣玉璧,眼神不再是曾经的沉重,而是一种真正的释然与坚定。
他已经决定了。
从此以后,他将不再偏执于“魔圣合一”的道路,而是以儒道为根本,借鉴魔道的优势,以完善圣道,而非让自己成为魔道的一部分。
书房内,透窗的午日光线,映出两道身影,一老一少,相对而立。
这一刻,一道新的儒道大门,正在缓缓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