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

妙音0

首页 >> 妙法莲华经 >> 妙法莲华经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抗战:我的至强德械军团 七零:炮灰知青只想吃瓜看戏 凡人修仙记 七零:知青宿舍通现代 鲛人囚爱 斗罗:俘获女神,从绝世唐门开始 农门长姐,女特种兵靠种田逆袭 囚云雀 带着空间穿越六十年代嫁兵哥哥 完美世界:魔血分身,黑化柳神 
妙法莲华经 妙音0 - 妙法莲华经全文阅读 - 妙法莲华经txt下载 - 妙法莲华经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77章 第77集《妙法莲华经》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六十六面,我们看子二的“中间更相值遇”。

这一段是说明整个迹门正宗里面的三周说法。三周说法的共同点,都是在会权入实。什么叫实法呢?本经的标题那个“妙法”就是实法,就是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

佛陀在发明心性的时候,他是从三个角度:法说、譬喻说跟因缘说。法说跟譬喻说,重点在发明心性的本体,那种清净心,离相清净的清净心,是如如不动的。那么因缘说呢,它重点在发明心性的随缘的作用。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重点在因缘这两个字。什么叫因缘?其实具足来说,应该是因缘果报,我们一般简称为因缘,其实开出来是有因、缘、果、报这四个内涵。因缘果报,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生命的经历。因为真如本性,它是体用双彰的,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显的是它的清净的本体;即假,讲到十法界、十如是,就是它的随缘的作用。因缘说是从即假的角度来发明心性。

也就是说,因缘跟真如是互动的,就是所谓的真如受熏。比方说,诸位!你们听完《法华经》以后,你们当下的内心是怎么回事?那叫一个净法熏习,所以你们内心会出现什么相状?出现菩提的相状。就是刚刚听完《法华经》的时候,你内心会出现菩提的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你那个时候的心态是最随顺于佛陀的,在十法界里面,你是向于佛法界的。

但是,当你们回到家庭的时候,那是另外一个熏习,那是另外一段因缘,那就是六亲眷属的互相的熏习,基本上是一种有漏的熏习。所以你回到家以后,没多久,你又现出了生死业障的相状,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

所以,我们凡夫是不决定的,受染净的因缘而不断地熏习,这个地方就牵涉到现实生活里面善根的退转的问题。就是,声闻弟子经过了大通智胜佛的出世、说法,乃至于十六菩萨沙弥说《法华经》,这个时候,我们前面听过,讲到他们已经怎么样?示教利喜,发菩提心。示教利喜是一种理观,理观上他能够正念真如,发明一念的清净心,由清净心发起菩提愿,所以基本上他的大乘的圆顿善根已经成就了。

那么,声闻弟子过去生听完《法华经》,成就清净心、菩提愿,他从此以后的修学一帆风顺吗?未必,因为理体要经得起因缘的考验。这个地方经历过太多的人生经验,所以他会有一种进进退退的变化。这后面开始说到这些善根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有三种变化。

当然,佛陀最后讲到了究竟不退,这是很重要。就是说,我听完《法华经》,我回去以后也没好好修行,开始放逸,那我就把善根放在内心的其中一个角落,那我会有什么后果?你跟一般凡夫还是不太一样。你的堕落,你的退转,会有一个红线,有一个底线出现。那个底线到底是什么?我们到经文再说明。就是你听过《法华经》,你曾经安住清净心,曾经发过菩提愿,就算你在后面的生死轮回退转了,有一个底线会把你保护住。这种究竟不退,我们讲到经文的时候再说明。

子二、中间更相值遇

这个中间指的是多久呢?就是,从声闻弟子过去生听十六菩萨沙弥说《法华经》,到释迦牟尼佛今生的出世,这中间这么长的一段时间。彼此有时候相遇,有时候相失,这个地方有一些过程。我们看经文就容易清楚。

佛告诸比丘:是十六菩萨常乐说是《妙法莲华经》,一一菩萨所化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众生,世世所生,与菩萨俱,从其闻法,悉皆信解;以此因缘,得值四万亿诸佛世尊,于今不尽。

释迦牟尼佛告诉诸比丘说,这十六个菩萨沙弥,自从他们在大通智胜佛那个时候听《法华经》,复讲《法华经》以后,他们后来的因缘就经常地演说一佛乘的《法华经》,引导大家能够会权入实,把万法回归一心。一一菩萨所教化的,有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众生。当初跟十六菩萨沙弥结下法缘的这么多的众生,后来有三种不同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最好的。就是他听完《法华经》以后,他努力地用功,从此直奔佛道而去。他没有所谓的退转,他是不断地增上,这第一种情况。

这种情况是怎么来的呢?

“世世所生,与菩萨俱。”一个人要跟诸佛菩萨生长在同一个时代,有两个条件:第一个,内因力;第二个,外缘力。内因力就是你的理观要强,你的善根要强。善根,诸位!古德很强调,你招感佛菩萨出世的善根,它是有标准的。那是三乘的善根,就是出世的善根。如果你永远活在人天的善根,你没办法招感佛菩萨出世。你说,我很喜欢修福报。那跟佛菩萨出世就没有关系,因为这个是共外道法,共世间法的。这种能够招感佛陀出世的善根,是出世的三乘的善根,这第一个。第二个,外缘力要强,你的事修要强。你对于佛陀的礼拜、赞叹、供养,功课做得很多。

在内因强跟外缘胜的情况之下,这种是最好的人。就是他从凡夫的时候听《法华经》以后,开始理观强,事修也强,那么这个人从今以后就跟十六菩萨相聚了。当然,十六菩萨不见得生生世世现佛身,他有时候现菩萨身,有时候现佛身。

总而言之,他能够听闻佛法,而且都能够“悉皆信解”。一个人能够听闻佛法、信解,表示这个人的善根是不断地增长广大。“以此因缘,得值四万亿诸佛世尊。”他们从大通智胜佛以后,一直到释迦牟尼佛出世,遇过四万亿个诸佛世尊。当然,这些人就是已经成就法身菩萨。

但是,有第二种、第三种情况,是比较不好的。就是可能他理观弱,也可能事修差。总而言之,跟佛菩萨,跟十六菩萨沙弥从此就离开了,在轮回当中,他就没有遇到佛陀出世了,这个后果就是“于今不尽”。就到现在为止,他的大乘善根都还没有成熟,于今不尽。

这个情况,我们看附表的第三十九面,附表第二十二,蕅益大师有详细说明。就是这些蒙受十六菩萨沙弥教化的弟子们,他们后来的三种情况,附表二十二——世世所生与菩萨俱,此中有三种差别。

此中有三种差别

一者,从最初常受大乘,中间皆已成就,不至于今。

二者,初受大,中遇退大,仍接以小。此则中间犹故未尽,今得还闻大教。

三者,但论遇小,不论遇大。或初虽受大,退后无机,则中间未度,于今亦不尽。乃至灭后得道者是也。

这三种人都是属于当时听十六菩萨沙弥说《法华经》的,最后产生三种结果:

“一者,从最初常受大乘,中间皆已成就,不至于今。”这种人是非常好,这种人善根强,即知即行,行之有恒。他知道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以后,他从今以后就是理观事修,双向修行,所以中间“皆已成就”。就是从大通智胜佛到释迦牟尼佛出世的中间,已经成就法身菩萨。“不至于今”,就不需要到今生来会权入实来度脱他们了。这种人,古德说,就是<从地涌出品>的那些大菩萨。他们从那以后,就顺利地走上《华严经》的道路了,就直奔佛道而去了。这是第一种,最好的。

第二种,“初受大,中遇退大”,就是我们今天的当机众。就是这些声闻弟子们一开始听完大乘佛法以后,也生起欢喜心、观照心而发起菩提心,但是中间遇到了生死轮回的障碍而退大取小。他的大乘善根经历过生死轮回的因缘力,父子相失。你既然离开了佛陀,也就失去了佛法的教育,那么就接受这种生死轮回的熏习,这善根就退了。

退了以后,到了释迦牟尼佛今生出世的时候,释迦牟尼佛用小乘法来接引他,先让他成就涅盘安稳。“此则中间犹故未尽”,所以从大乘善根的角度,他到今生,他的善根在这个时候听法的过程当中还没有成熟,一直到佛陀说《法华经》的时候,才重新唤起他的善根,终于回小向大,蒙佛授记。这个第二种是中等的,就是今天我们的当机众,就是那些千二百弟子们。

第三种情况就更加的下等了。“但论遇小,不论遇大。”就是说,他们可能当时也在座,他有听《法华经》,但没听懂,没听懂就不能产生信解、观照。观照是要依教起观,你教法都没有懂,你就没办法观照。或者说,听懂了以后,“虽受大,退后无机”,他听完以后,落入生死轮回的时候,他的善根一直没有成熟,“中间未度”。乃至于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时候,他的大乘善根也没有成熟。要等到什么时候得度呢?等到释迦牟尼佛灭后,后世的,比方说弥勒佛,或者其他佛出世,等待以后的因缘了。这个是第三种。

这个地方就说明了因缘对我们的重要性。

真如本性不是单独存在的,就是说,你的善根,你不是把它栽培以后就丢到旁边去,不是这样子的。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说,你必须要成就两种因缘,来帮助你的善根增长:

第一个,理观。经常要打坐,修止观。就是经常地把向外的心收摄回来,然后呢,内观真如,加强你内在的观照力。

第二个,事修。你要想尽办法跟十方诸佛菩萨结缘,透过身业的礼拜,口业的称念跟意业的皈依、供养。

那么,内因力、外缘力,这样子才能够保证你那个善根能够增长,乃至于成熟。这就说明了因缘的力量对我们善根的重要性。当然,我们先栽培善根,那后续就是想办法用因缘的力量让善根增长。

这个地方讲出同席听《法华经》以后所发生的三种因缘。

子三、今日还说法华 分二:丑一、先明结会古今;丑二、正明还说法华

佛陀对声闻弟子们说,你们这次再听《法华经》,那不是学习,那叫复习,佛陀是把你们的善根再一次地唤醒,就是今日还说法华。这个地方有两段。

丑一、先明结会古今 分二:寅一、结师之古今;寅二、会弟子古今

我们看第一段的“先明结会古今”。

既然因缘说,那佛陀就必须把这些说法的法师跟听法的弟子彼此间的因缘关系做一个贯通。先讲这十六个法师,这些菩萨沙弥过去讲《法华经》,到今生以后,这个因缘的一个结果。

诸比丘!我今语汝,彼佛弟子十六沙弥,今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十方国土,现在说法,有无量百千万亿菩萨、声闻,以为眷属。

先做一个总说。“诸比丘!我今语汝”,“彼佛弟子”(这个佛指的是大通智胜佛,他有十六个菩萨沙弥弟子,当初大通智胜佛讲完《法华经》以后,他入定,由十六菩萨沙弥来复讲),因为过去演说《法华经》的关系,如今“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且在“十方国土,今现在说法”;有很多很多的菩萨、声闻弟子作为眷属。这个地方讲到他们现在已经能够成就应身佛了。

这以下说明每一尊应身佛的差别相貌。我们看,别明。

其二沙弥,东方作佛,一名阿閦,在欢喜国,二名须弥顶;东南方二佛,一名师子音,二名师子相;南方二佛,一名虚空住,二名常灭;西南方二佛,一名帝相,二名梵相;西方二佛,一名阿弥陀,二名度一切世间苦恼;西北方二佛,一名多摩罗跋栴檀香神通,二名须弥相;北方二佛,一名云自在,二名云自在王;东北方佛,名坏一切世间怖畏;第十六,我释迦牟尼佛,于娑婆国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十六个菩萨沙弥,其中有两位沙弥是在东方作佛。一个法号叫做阿閦佛。阿閦就是不动,他内心能够安住一念的清净心,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在欢喜国成佛。第二个是须弥顶。须弥顶是指的这尊佛的佛身,高大庄严,犹如须弥山。

东南方也是两尊佛,一名师子音,二名师子相。师子音是说明,这尊佛说法的时候内心无所畏惧,像狮子吼。第二个,师子相,是说明这一尊佛能够像狮子一样降伏百兽,具足威德之相。

南方有两尊佛,一名虚空住,二名常灭。虚空住,就是这尊佛内心当中经常以我空法空的法性为住,这是虚空住。第二个,常灭,这尊佛内心安住“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你看佛像,其实每一尊佛基本上都安住在常灭,就是他的心是无生的。所以你看佛陀的眼睛是开三分眼的,不像其他的菩萨、罗汉,他眼睛有的是全开的,佛陀是常灭。

西南方两尊佛,一名帝相,二名梵相。帝相就是这尊佛有像帝王般的尊贵相。第二个,梵相,就是这尊佛有清净无垢的圣相。

西方两尊佛,一名阿弥陀,二名度一切世间苦恼。这阿弥陀佛跟释迦牟尼佛过去是师兄弟。阿弥陀翻成中文是无量光、无量寿。度一切世间苦恼,就是他有大悲心,度一切众生苦恼。

西北方两尊佛,一名多摩罗跋栴檀香神通佛。多摩罗跋,翻成中文叫清净无垢,像栴檀香一样清净无垢的智慧以及神通。这个是这尊佛的功德。二名须弥相,也是指他是相好庄严。

北方二佛,一名云自在,二名云自在王。云自在是强调他因地的大悲心,像空中的大云普盖一切众生。多一个“王”,指的是这种大悲是自在无碍的。

东北方是一尊佛,名坏一切世间怖畏。他有大威德,能够破坏一切世间内外的魔障。

第十六尊佛,就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翻成中文叫能寂,他具足大智慧、大慈悲,能够寂灭一切的烦恼、业力,在我们娑婆世界成就无上菩提。

就是十六个菩萨沙弥,到了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已经各自成佛了。

这个地方是要说明什么事?叫做会通古今的因果。

就是说,成佛的因,就是你一定要能够万法会归心性。没有一个人是靠布施成佛的,也没有人是靠持戒成佛的。你要成佛,一定要怎么样?会权入实,你一定要万法回归一心,所谓的差即无差。就是说,你布施为什么能够成佛?因为你的布施跟真如互动。你为什么持戒可以成佛?你的持戒跟一心真如要产生互动,你要从一心而发起清净心菩提愿去持戒,你才会成佛的。

所以,一佛乘的因,每一个人都一样。所以成佛很特别,成佛的因地是依法身而安立的,没有一尊佛的因地是差别。如果说你会权入实,我也会权入实,而你会的实跟我的实不一样,不可能!所以诸佛的因地,成佛的正因,十方诸佛安住在同一个一心真如,因地相同。

所以因地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清净心,离相的清净心。不管你修什么,刚开始是摄用归体的。所以从成佛的正因来说,你修什么不是重点,重点是你这个法门是不是会让你成就清净心,这是一个成佛的因地。

成佛的果地就不一样了。我们前面说过,因地是会权入实,强调实法;成佛的果地,那叫普门示现,那就差别了,强调菩提愿,强调应身佛。依止清净心,你发你的愿,他发他的愿,每一个人各发各的愿。所以每一尊佛就各有各的佛身,有自己招感的国土,有自己招感的眷属。你可能寿命一百年、一百劫、一千劫,你有你当时应身的教化的地方。

所以我们一般成佛,我们不约法身佛,因为法身佛是因地,那是一个基本功而已。成佛指的是应身佛,你要有正报的庄严,正报的佛身,你要有依报的国土,你要有跟你学习的眷属等等。

所以这个地方,简单地说,蕅益大师用一句话就把它因果贯穿了——妙因妙果不离一心。成佛的因也是一念心性,但是他这个一念心性强调的是本体,强调清净心。成佛的果强调的是菩提愿。你为什么成佛?你是从一心所发起的菩提愿,所以,你把愿给满足了你才能够成佛。所以若因若果都是讲一心,只是一个是讲清净心的本体,一个是讲清净心的作用。

这个地方把这个古今会通一下,就是说,自古至今,就是先成就法身的因地,再成就应身的果地,没有例外。就是说,你成佛靠实法,成佛的因地靠实法,成佛的果地靠权法。就是各有各的方便,你发你的愿,他发他的愿,各修各的因缘。

寅二、会弟子古今 分四:卯一、本结大缘;卯二、今住声闻;卯三、结会古今;卯四、释未来疑

我们看,这些法师如今都各自成佛了。那么弟子怎么回事呢?弟子变化就多了。因为弟子那个时候是凡夫,凡夫有轮回,这个变数就太大了。我们看看弟子听完《法华经》以后有什么样的结果。它有四段。

卯一、本结大缘

诸比丘!我等为沙弥时,各各教化无量百千万亿恒河沙等众生,从我闻法,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些听法的弟子,在十六菩萨沙弥说《法华经》的时候,“从我闻法,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听闻《法华经》以后,每一个人都发菩提心了。所以诸位!如果你只是内观真如、成就清净,你《法华经》的善根只是成就一半而已。清净心以后一定要发起菩提愿,一定要落实一种事相的因缘,而不只是理想化的、离相的、清净的本体而已,这只是基本功。

所以,清净心跟菩提愿这两个是不可分开的。当然,我们刚开始偏重清净心,菩提愿是后面偏重,但是在修的时候两个都要具足。就是说,刚开始听《法华经》的时候是清净心、菩提愿都具足了。

蕅益大师在这段的时候,他讲一句话很重要,他说:三乘初心,不愚于法。就是说,三乘的人成就道果,虽然他可能成就声闻、缘觉、菩萨这三种道果,但他们最初的发心有很多很多都是依止《法华经》。那么依止《法华经》成就一心真如清净心、菩提愿以后,怎么又变成权法的功德了?因为退转了。这后面会说。佛说明了,《法华经》一退以后,就落入了三乘的果地。不过没关系,三乘的果地,你只要遇到佛陀出世,佛陀会帮你会权入实。所以,一旦听闻《法华经》以后,他就怎么样呢?他有可能落入三乘的功德,就是退转。这是就退转义来说。

卯二、今住声闻

此诸众生,于今有住声闻地者,我常教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人等,应以是法,渐入佛道,所以者何?如来智慧,难信难解。

“此诸众生,于今有住声闻地者。”“三乘初心,不愚于法”,这个包括菩萨乘,但是这个地方特别讲声闻乘。就是说,这些声闻弟子一开始发心都是发菩提心,安住清净心,但是在生死轮回当中退转了以后,就证得阿罗汉果。其实这个问题不是佛陀的错,因为佛陀在今生也经常教化他们无上菩提的法门。比方说佛陀没有讲《法华经》之前,讲大乘的方等时、般若时,但是弟子们还是要先以小乘的空性涅盘成就以后,才能够入佛道。

每一个人悟入佛道的过程因缘是不同的。就是说这个人你把他直接拉到佛道,那就坏了,坏事了;但是,你先把他拉到涅盘,再入佛道就对了。虽然是过程,他一定要经过那个过程。这件事只有谁知道呢?只有佛陀知道。“如来智慧,难信难解。”就是说,那谁知道我应该要先到人天乘?我可能先到人天乘活个一百劫,然后我厌恶生死以后,我成就阿罗汉涅盘,然后我再怎么变?全世界只有佛陀知道。

为什么佛陀知道呢?

因为“如来智慧,难信难解”。佛陀那个不可思议的假观哪!你别看佛陀教化弟子的时候,是藏、通、别、圆四个方法而已,反正你不是藏教就是通教,不是通教就是圆教,就四种法门。没那么简单哪!化法四教,还有一个化仪四教,就是比例的问题。最难就是顿、渐、秘密、不定。就是说,这四教只是个原则,你今天度化众生,你要用什么样的比例。可能你是藏教,有多少比例;通教,多少比例;然后下一个阶段又是怎么样的比例。那这件事情只有佛陀知道,其他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度化众生要这么复杂呢?因为你轮回的时候,你所遭遇的生命经验本来就很复杂,因为你不是只有善根,你还有烦恼业障,你还得破障。

所以我们学佛,如果说我们每一个人学佛都是一张白纸,那就很简单了。但我们是过去生栽培善根以后流浪生死,然后把这张白纸已经搞得乱七八糟了才遇到佛陀。那你要佛陀怎么办?就是“先以欲钩牵,再令入佛智”。

因为凡夫修行不能够被动,你打他骂他没有用的,一定要让他产生主动。凡夫会产生主动,你一定要满足他的希望,他才会努力追求。你讲一个东西,他一点兴趣都没有,他不会修行了,再好都没有用。就是说,这个人喜欢涅盘,你就跟他讲涅盘法,他听了以后欢喜。欢喜以后,他就能够灭恶生善。最后等他欢喜到了一个程度,你再开权显实,说这个法门的欢喜重点是来自于内心,不是这个法门给你欢喜,是内心给你欢喜,你才能够从灭恶、生善来入理。

所以说,凡夫的心,无量劫来在熏习当中,每一个人心中的深处隐隐约约……因为你的生活环境,一般来说,你吃的痛苦越多,苦谛,就是生命当中苦恼越多的人,他的大分比例不太可能直接发菩提心,不太可能。他要先经过声闻法,就是先入涅盘,然后再转到无上菩提。比较主动积极的人,一般来说就比较可能先入菩萨乘,权教的菩萨乘,然后再会归一心。

就是声闻乘他的修学以苦谛为根本,菩萨乘的修行以道谛为根本。但是不管是苦谛、道谛,最后一定要会归到一心。这件事情只有谁知道呢?“如来智慧,难信难解”,只有佛陀知道,佛陀知道怎么样来度化你。

这就是为什么你要能够成佛,你一定一定一定要跟佛结缘。你说,我不想拜佛,我是想修理观。那你的后果只有一个,就是辟支佛,因为你没有跟佛结缘。就是你完全靠你的力量是不行的,这一定要佛陀来引导你。这个就是“今住声闻”,就是这些人,佛陀的大智慧方便力知道他一定要先入涅盘休息才可以的,然后再从空出假。

卯三、结会古今

尔时所化无量恒河沙等众生者,汝等诸比丘,及我灭度后未来世中声闻弟子是也。

这个人在大通智胜佛所听了《法华经》,有可能他得度了,那如果他没有得度,他未来会是什么情况呢?他如果一直退转,一直退转,刚好都没有遇到佛陀的出世,那么他会有一个底线的。什么底线呢?就是在我灭度以后,未来出世的时候,他会出家做声闻弟子,这个是底线。

就是诸位!你听完《法华经》以后,你真的栽培了法华的善根,清净心、菩提愿,好,就算你最坏的情况,你后面生生世世都没有遇到佛陀出世,并且你一直处于放逸的状态,但是你跟一般的人也不一样。就是,曾经是回归过家的人,就算你后来再出去了,你会有一个出世的善根,就是你会莫名其妙想出家。至于有没有成功,那看因缘,特别是在佛陀灭度以后,这是很难的。佛世出家不难,因为佛世出家不完全是你的善根,还有着佛陀的摄受力。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以佛陀弟子有很多是缘佛的相好出家了。

但是,你在没有看到佛像之前,你很想出家,你这个人不可思议。就是说你一生当中至少有一次想出家,我跟你保证,你过去生一定听过《法华经》。就是即便在佛陀灭度以后,没有佛出世的情况之下,你的出世善根还在,那表示你栽培的一心真如的善根,它不管怎么退,它有一个底线,就是所谓的“三乘初心,不愚于法”。

就是说,一个人发了菩提心,安住清净心以后,成就初心以后,即便退,他会退到三乘的道果,他不可能退到人天乘,欸,享受人间的快乐,你不会的,这是底线。就是,听完《法华经》以后的最低底线,就是在佛陀灭度以后,末法时代的发出世心、修声闻法的弟子,就是出离心的弟子。

卯四、释未来疑

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当入涅盘。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盘,而于彼土,求佛智慧,得闻是经,唯以佛乘而得灭度,更无余乘,除诸如来方便说法。

那有些人就问了,有些人跟佛陀因缘深,他过去生经常礼拜、赞叹、供养佛陀,又跟佛陀生长在同一个世间,佛陀会为他开权显实,会三归一;那如果有一个人,他没有遇到佛陀,或者说他证得阿罗汉果以后马上就死掉了,就是说,他从来没有听过《法华经》,那怎么办呢?有办法,我们看佛陀怎么办。

在我灭度之后,就是佛陀灭度了,有声闻弟子,“不闻是经”。你在佛陀灭度以后出来,然后,你跟的师父是一个学《阿含经》的,修四念处的。你跟他一修以后,你慢慢地有成就了,成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但是,你这一辈子,从来没有听过什么开权显实、会三归一,你就是心外求法,追求一个四谛的法,追求一个涅盘法。你“不知不觉菩萨所行”,你不知道大乘菩萨圆教菩萨的一心三观的思想,而对于所得的涅盘功德,生灭度想,生究竟涅盘的功德想,而且一心一意地想要进入偏空涅盘。那怎么办呢?

没关系,“我于余国作佛”,释迦牟尼佛说,我在其他的国度里面现应身佛(可能有其他的佛名,其他的国土)。这个人在我的末法时代出生,没有听过《法华经》,虽然对偏空的涅盘生灭度之想,一心一意地想要入于涅盘,事实上他没有入涅盘。他死了以后到哪里去呢?生长在佛陀其他的教化国土去了。就是释迦牟尼佛有千百亿化身,这个人生到他其中一个应化身国土去了。在那个地方,生长在方便有余土,佛陀在那个国土给他开权显实,会三归一,讲到佛陀的中道实相的智慧,跟他讲《法华经》。最后他也是以佛乘而得度,因为不可能有二乘得度的,二乘涅盘只是佛陀一时的方便说。

也就是说,世间上没有一个人真正进入偏空涅盘的,因为偏空涅盘是灰身泯智,色身不可得,内心不可得。其实,就算不听《法华经》,你从道理来推,你也觉得入偏空涅盘是不可能的。你说这个人,他是一个有生命现象的众生,然后呢,然后不断修不断修以后,这个人消失了。这个人去哪了?没了,灰身泯智,身也不可得,心也不可得。说,从一个有情众生修到最后,这个人消失了,在这个世间上完全没有了,那你这个因缘就断灭了。所以,从理论上推你也知道,二乘的涅盘只有假名假相假用,“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

就是说,你只要能够成就圣道,那你就不用担心会权入实的问题了,佛陀自己会安排。你只要入圣道,乃至于入了初果,你死掉以后,佛陀会主动把你安排到他的方便有余土去,让你回小向大,所以你也不用担心。

这是讲未来的疑惑。

丑二、正明还说法华 分二:寅一、应时故说;寅二、前开三意

我们看丑二的“正明还说法华”。这地方有两段。

寅一、应时故说

第一段先说明,应时故说。就是那什么时机是佛陀说《法华经》的时机呢?

诸比丘!若如来自知涅盘时到,众又清净,信解坚固,了达空法,深入禅定,便集诸菩萨及声闻众,为说是经。世间无有二乘而得灭度,唯一佛乘得灭度耳。

那么诸比丘,这个地方有两种因缘,是佛陀说《法华经》的因缘:

第一个,“如来自知涅盘时到”。佛陀即将入灭了,没有时间再为实施权了,必须要讲真话了。佛陀刚开始是恒顺众生,你们喜欢什么,佛陀先满足你,佛陀自己的想法并没有说出来。但是佛陀灭度的时候,就不管你需不需要了,佛陀开始怎么样?讲出佛陀自己的知见了。就是说,我过去是随他说,你们需要什么我跟你们讲什么,现在佛陀该说说他自己的思想、他自己的智慧了。第一个,涅盘时到。

第二个,众生的根机成熟。“众又清净”,这个就是大乘的善根成熟,这是第二种。就是佛陀没有灭度,但是你善根成熟了,佛陀也会出手跟你讲《法华经》。什么叫众又清净呢?第一个,“信解坚固”。你对于佛陀、三宝的功德能够坚定地信仰,闻大不谤,你不会毁谤,这第一个。听《法华经》第一个就是说,你可以有疑惑,你可以再不断地提问,但是你不能毁谤。第二个,“了达空法”。这个很重要,特别是法空,你对于你所成就的功德不能有坚固的执着。因为你要入一心真如,一定要放下所有的一切才进得去,一念不生全体现。如果你一定要抓住一个涅盘可得,功德可得,那你永远在真如的门外了。“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方动乌云遮。”

所以,你了达空法,特别指的是法空;如果再“深入禅定”那更好,就是从外凡到内凡,这个是最好的。佛陀就会“集诸菩萨及声闻众”说《法华经》,开权显实,会三归一,说明世间上没有所谓的二乘涅盘。就是说,你们没有一个人入什么功德相、涅盘相,你们都是回归到一念心性。只是从一念心性当中它显出一个寂静相,你把它当作涅盘;从一念心性当中显出功德相,你们把它当功德想。其实,你都没有离开一心的范围,那都是佛陀用一个假相来引导你,让你能够暂时安稳的。

寅二、前开三意

那么,佛陀一开始为什么要为实施权,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呢?佛陀最后做一个总结。

比丘当知,如来方便,深入众生之性,知其志乐小法,深着五欲,为是等故,说于涅盘,是人若闻,则便信受。

佛陀的方便智慧是什么呢?能够“深入众生之性”。我们前面说过,佛陀的知见,他只要看你一眼就知道你过去生发生过什么什么事情,都知道。你过去生做过什么善事,做过什么恶事;你学过什么样的善法,做过什么恶法,佛陀都清清楚楚。所以他能够知道某一种人,“知其志乐小法”,他得少为足,他在生死轮回当中痛苦,他只要能够抓到一点东西、能够休息就好。第二个,“深着五欲”。“深着五欲”这种人,就是他有所得心很重。就是说,既然你一定要得到一个东西,那你与其得到五欲,倒不如得到涅盘。所以佛陀说涅盘。就是你反正希望得到一个快乐,那涅盘也有快乐,涅盘好歹是涅盘寂静乐,这种寂静乐没有过失。说你一定要抓一个东西,那就给一个涅盘让你抓。“是人若闻,则便信受。”这个人一听到,欸,佛法不是要放弃一切,还是有得到一点东西的,他就有信心。

所以佛陀整个教化当中,简单一句话,佛陀的智慧不可思议。该怎么来教化你,该怎么出手,只有佛陀知道。所以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想办法跟佛陀相遇,这就很重要。所以我们大乘佛法只有做两件事:第一个,想办法栽培你的善根;第二个,想办法跟佛陀相遇。一个内因,一个外缘,这是你得度的两大保障。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御女天下 风流太子后宫 都市花语 极限诱惑 wtw1974 洛公子 花都太子 蛊真人 弃妇重生:摄政王宠我如命 逍遥花都百香宫 偷香高手 离婚后,我娶了前妻闺蜜 山村情事 艳福不浅 逼我下乡?科研军嫂搬空你全家 逍遥诸天我只喜欢美人 我的美艳师娘 覆雨大唐之无限风流 山乡艳事 武炼神帝 
经典收藏我创造了赛博修仙 超神学院之越吐越强 综影:都市剧的高甜日常 诸天影视无限漫游 人在综漫,拥有替身,还在发癫 众人给我塑金身【快穿】 火影:开局撸树,震惊九喇嘛! 灵异:我能强化万物 七零:做最美军嫂,养最棒的崽 盗墓:从满级悟性天赋开始长生 御兽:开局契约赤炎雷虎 漫威:开局签到冰冻果实 无尽冒险 一人:穿越三年,我化身最强死神 在四合院当采购员的日子 噩梦街机:从恐龙快打开始 一人之下:带着十四亿人成仙 亡灵法师,召唤骷髅,炼吞天魔功 四合院:道德先锋 世界对抗,从喜灰和咒术开始! 
最近更新双穿:饥荒年一桶泡面换了个小媳妇 八零换亲,娇软美人嫁绝嗣大佬一胎三宝 全侯府后悔?晚了,崽崽她成团宠了 风起于未月 诡夜世界,我能看见别人血条 雪落重生,不负君心 王爷,王妃又去皇宫摆摊了 睡梦与清醒 NBA:开局拉了,勇士跪求我回归 姐妹先嫁我后嫁,她嫁儿子我嫁爸 宠妃这职业,必须卷起来 我重生后,哥哥们都真香了 算命太准轰动全网,国家都盯上了 圣祖大帝传奇 从私吞宗门灵石矿开始崛起 快穿之为了功德努力打工 开局复制诡能力,诡异?拿来吧你 浪荡总裁的狠辣小娇娘 穿越之我的太子相公 绑定交换系统后,上交国家当首富 
妙法莲华经 妙音0 - 妙法莲华经txt下载 - 妙法莲华经最新章节 - 妙法莲华经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