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做战神

一个老农民

首页 >> 我在大唐做战神 >> 我在大唐做战神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宋北云 亮剑:顶替李云龙当厂长,我杀翻晋西北 红楼如此多娇 厨师的我,竟是李二的女婿 大明:我穿越成了朱祁镇 三国之截胡赢天下 穿越红楼,开局就被安排到贾府 三国第一霸主 
我在大唐做战神 一个老农民 - 我在大唐做战神全文阅读 - 我在大唐做战神txt下载 - 我在大唐做战神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00章 卢家粮仓 世家阻拦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此时此刻,卢家宅院里一片静谧祥和,仿佛之前那令人忧心忡忡的氛围从未出现过一般。然而,实际上他们之前所有的担忧,到头来却发现不过是一场虚惊,纯粹是自己吓唬自己罢了。

要说这其中缘由,倒并非是因为李渊太过愚钝而未能察觉到卢氏可能存在的问题。恰恰相反,以李渊之聪慧,若他仍是当政之君,或许还能有所疑虑。

但如今时过境迁,李渊已然退位成为太上皇,手中实权早已旁落至李世民之手。在这样的局势下,如果有人胆敢对李渊不利,那简直无异于自寻死路。

就连卢氏族人自己心里也清楚得很,这种行为无疑是在拿整个家族的命运开玩笑。

“族老啊,此次之事虽已谈妥,但咱们为此所付出的代价是否过于沉重了些呢?”一名卢氏子弟面带忧色地向族老问道。

只见那位族老微微颔首,表示认同道:“的确如此,这次付出的代价可不是一般的大呀,甚至可以说是极为巨大!”尽管他嘴上这么说着,但神情间并未流露出太多的在意之色。

毕竟,此番所付出的代价主要集中在对房俊在雍奴和玉田两地土地所有权的承认之上。对于卢家而言,那些土地原本就不在他们的重视范围之内。

一来是由于缺乏朝廷的有力支持与保障;二来即便拥有这些土地,若无强大的势力作为后盾,终究也只是如镜中之花、水中之月般虚幻不实,难以真正掌控在手。

房俊的境遇可谓大相径庭。他不仅有个官居高位的父亲作为坚实后盾,自身的表现亦是可圈可点。即便偶尔犯下些许过错,凭借着家族背景和自身能力,也绝不可能轻而易举地被皇室舍弃。

“罢了,只要能够顺利将此事妥善处理,咱们便算是稳赚不赔了。想必诸位都心知肚明,倘若此事不慎走漏风声让上头知晓,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卢家人自然也并非愚钝之辈,这种事情压根无需确凿证据,但凡引起上方猜疑,便能毫不费力地向他们发难。而房俊恰恰深知此中利害关系,故而才有恃无恐地实施敲诈勒索之举。

然而,卢氏并不晓得此时此刻皇室正与骷髅殿展开激烈交锋,双方打得难解难分,根本无暇顾及他们这些琐事。

但他们对此全然不知晓!就连房俊本人同样蒙在鼓里,但他心中却明镜似的清楚,那些世家大族已然开始坐立不安、忧心忡忡起来。

自颉利兵败之后,大唐所面临的敌人已逐渐发生转变,不再仅仅局限于外部的番邦异族,而是慢慢朝着国内内部渗透蔓延开来。

汉人是最喜欢内斗的,这一点世家很清楚,从汉末到隋唐,世家都抓着财权,不断的搞事情,这一点世家也是知道的。

曾经,那隋朝的杨广可是个胆大包天之人啊!他竟敢去做天下众人虽心驰神往却又畏首畏尾之事——挑战那些世家大族。差一点,他就要成功地将世家的脊梁骨给打断啦!

然而,世事难料,最终李渊夺得天下后,尽管局势稍有缓和,但李唐皇室还是清楚地察觉到了世家所存在的诸多弊端。

也正因如此,当李治登上皇位之后,便毅然决然地向这些世家大族动起手来。

那时节,朝堂之上,二圣共同执政。对内呢,他们主要把矛头对准了那些权倾朝野的大臣以及盘根错节的世家;

而对外,则是不停地开疆拓土、连年征战。正是靠着这般雷厉风行的手段和勇往直前的气魄,才铸就了李治时期的盛世繁华。

后来,武则天称帝,虽说她对李氏皇族百般迫害,可对于打压世家这件事却是始终未曾松手。只可惜呀,任谁都没能料到,竟会冒出一个李隆基来。

此人一上台,便开始大肆重用世家子弟。从此刻起,大唐王朝也就走上了由盛转衰之路。自李隆基以后,大唐的国势可谓每况愈下,一年不如一年。

老百姓们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愈发艰难。唯有那高高在上的皇室,还能勉强维持着相对优渥的生活水准。

“族老啊!咱们家如今确实是不缺粮食,吃穿方面更是毫无忧虑。可是您说说看,难道咱们就得一直这样维持现状吗?”卢氏家族中的许多人都面露疑惑之色,毕竟对于一个世家而言,粮食乃是其安身立命之根本所在。

一旦遭遇天灾肆虐,那些缺少粮食的普通百姓便会陷入绝境,而世家则能够趁机以粮食作为筹码,大肆地进行收割。

到那时,走投无路的百姓们除了将自家的田地拱手相让于世家之外,别无他法。

然而,面对众人的质疑,族老却摆了摆手说道:“此事已定,无需再议。近年来,当今陛下已然兴建起了数量众多的粮仓。以往那种通过控制粮食来操纵局势的手段,如今已难以奏效啦。”

原来,这李二可不是寻常人物,想当年在贞观二年和三年之际,他曾经因为未能掌控足够的粮食资源而吃过不小的亏。

经此一遭之后,他迅速地认识到,如果无法将粮食牢牢握在自己手中,那么就极易被那些世家大族所牵制和摆布。

正因如此,李二当机立断,毅然决然地启动了大规模建设粮仓的计划。尽管这项工程耗费甚巨,但李二深知其中利害关系,所以即便面临重重困难与压力,他依然毫不犹豫地坚持推进。

时至今日,随着一座座粮仓拔地而起,充实的储备使得世家想要再像从前那样轻易拿捏住李二,已然变得不再可能。

除非遇到极为严重的天灾,否则以目前的状况来看,李二完全具备充足的实力去从容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族老,就在不久前从长安那边传过来一则消息,说是李二竟然责令房家自行出资去赈济灾民呢。”

听到这个消息后,在场的许多人脸上都露出了不解之色,纷纷交头接耳起来:“这可真是让人难以琢磨呀,明明李二自己有着充足的粮仓储备,为什么他不愿意拿出来用于赈灾呢?难道真的是舍不得那些粮食吗?”

这时,人群中有位年轻人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开口向那位德高望重的卢氏族老请教道:“族老,依您之见,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只见这位卢氏族老微微一笑,捋了捋下巴上的胡须,然后缓缓说道:“你们这些年轻人呐,终究还是太过稚嫩了些。

要知道,李二此举并非单纯地为了节省自家粮仓里的粮食,其真正目的乃是为了缓解和房家之间紧张的关系罢了。实际上,这场赈灾行动早在房家被要求参与之前便已悄然展开啦。”

说到这里,卢氏族老顿了一顿,接着又补充道:“而且据我所知,早在房家开始赈灾之前,长孙冲就已经着手开展相关工作了,只不过他一直未曾全力施为而已。由此可见,李二此番操作实则是有意借助赈灾之事来调和与房家的关系啊。”

听完卢氏族老这番话,众人皆是恍然大悟,但仍有人不太明白其中深意,于是再次问道:“族老,那么您刚才所说的‘房家与我们不一样’又是何意呢?”

卢氏族老轻轻冷哼了一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神情解释道:“咱们卢家可不是普通人家,作为一个传承了数百年之久的世家大族,根基深厚、枝繁叶茂。

而房家算什么呢?他们不过是个新兴的官宦之家罢了,即便如今开始谋求发展壮大,想要跻身于世家之列,那也几乎是痴人说梦般的奢望啊。”

世家这个概念,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汉朝时期,自那时起便不断发展壮大,并延续至今。其中,赫赫有名的弘农杨氏,便是隋炀帝杨广所在的家族;

而汝南袁氏同样声名远扬,即便历经漫长岁月,其影响力依然不容小觑。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后续出现的世家大多逐渐式微,风光不再。

究其原因,并非其他因素所致,而是由于这些世家存续已久,早已在社会阶层中扎根深厚,形成了坚不可摧、难以撼动的固有阶级体系。

像房家这种出身官宦之家的,只能算作小世家而已。对于高高在上的皇帝李二而言,他绝对无法容忍房家有朝一日成长为能够左右朝政的大世家。

毕竟,一旦房家势力坐大,想要加以遏制将会变得异常艰难。要知道,当时天下的绝大部分土地资源皆掌握在世家门阀手中。

若再有新的大世家兴起,那么他们获取土地的途径无非两条:要么强行侵占平民百姓赖以生存的田地,要么与其他大世家展开激烈争夺。

显而易见,几乎无人愿意采取后一种风险极高且胜算难料的策略,因此,遭殃的往往只有无辜的黎民百姓。

“族老所言极是!李二定然不会坐视此类情况发生,故而才会想出分封土地这一招数,而且所选之地恰恰就在咱们卢氏周边的县城。如此一来,既能削弱世家力量,又能巩固自身统治地位,实乃一举两得之计啊!”

就在那电光火石之间,卢氏众人恍然大悟。他们面面相觑,眼神中流露出震惊和难以置信。

\"没错,这便是李二精心策划的阳谋!\"有人咬牙切齿地说道,\"如今房家崛起之势已如燎原之火,难以阻挡。然而,李二却不愿看到房家在内地蓬勃发展,更妄图遏制我等卢氏一族前进的步伐。\"

另一人接过话头:\"正所谓一山难容二虎,此计实乃一石二鸟之策!\"话音刚落,全场一片哗然,人们纷纷倒抽一口凉气。

此时此刻,每个人心中都清楚地意识到,李二此番手段堪称阴险狠辣至极!这确实是一个精妙绝伦、一箭双雕的妙计。

对于房俊而言,若想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不仅要承受来自卢氏的强力打压,还要应对身处白地所遭遇的重重艰难险阻,同时还得抵御蛮子的频繁侵扰。如此一来,房俊可谓是四面楚歌,举步维艰。

而卢氏这边同样有可能因与房俊发生激烈冲突而陷入混乱局面。届时,李二便可悠然自得地坐山观虎斗,尽收渔人之利。

他无需动用一兵一卒,便能轻松达成让房家发展速度减缓以及令卢氏实力倒退的目的。甚至,李二或许早已盘算好,既然房家注定会崛起,那么就让其借着踩踏卢氏而上位。

如此一来,天下世家的总体数量并不会改变,而他则能够如愿以偿地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想到这里,众人不禁感到一阵寒意从脊梁骨上升起。\"这般歹毒的阴谋诡计,可我们偏偏束手无策啊!\"有人无奈地叹息道。面对李二这看似无解的布局,卢氏族人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破局。

“这便是当今圣上,皇帝李二!长久以来,众人皆认为他仁义无双,从未对那些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武将们痛下杀手。然而,诸位莫要忘却,当初李二究竟是通过何种手段登上这至高无上之位的!”

卢氏的族老面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的话语如同寒夜中的冷风,令人不禁心生寒意。

此次事件,卢家无疑是被李二狠狠地算计了一把。但与此同时,这位族老心中竟也涌起一丝难以言喻的激动之情。

也许,李二自以为神机妙算,却未曾料到,就连房俊都已洞悉自身正处于被算计的境地。正因如此,在许多关键时刻,房俊对待卢家倒也算颇为友善。

特别是在这次变故当中,尽管卢家损失了大量的粮食,但他们却意外地获得了一项极具潜力的商机——海鲜生意。

要知道,这可是一门真正能够赚取巨额财富的买卖啊!放眼整个天下,富豪权贵数不胜数,而对于这些富人而言,美味可口的海鲜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一旦将海鲜生意做大做强,其盈利速度绝对远超传统的粮食贸易。即便每笔交易所获利润并非特别丰厚,但只要销售量足够庞大,所能积累的财富依旧堪称惊人。

在如今的大唐,人们日常食用的肉类基本以羊肉为主。至于那所谓的“黑面郎”(猪肉),多数人对其并不喜爱,甚至视之为低等贱肉。

然而,海鲜却是一个例外。以往由于种种原因,普通百姓很难品尝到这种珍馐美味。但倘若从今往后,海鲜能够走进寻常人家的餐桌,那么必然会大幅降低民众对于羊肉的需求。

毕竟,羊肉食用过多之后,人体往往会散发出一种怪异难闻的气味;相较之下,海鲜不仅鲜美无比,而且毫无异味。

“这一次的海鲜生意至关重要,大家务必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若是能够成功运作起来,所获利润将极为丰厚。”需要强调的是,此次盈利方式与往昔截然不同。

以往那些通过剥削压榨百姓而获取财富的手段早已过时且为人所不耻,而今我们依靠的乃是先进的技术和独到的经营策略来赚取收益。

这样干净清白的钱财,让卢家在赚取时毫无心理压力可言。遥想从前,但凡涉及此类不义之财,内心难免会有所愧疚。然而今时今日,情况已然发生天翻地覆般的巨变。

世家大族们亦深知,肆意侵占土地之举必将招致皇室的严厉清算。即便皇帝暂且容忍未加惩处,但无法生存下去的百姓迟早也会奋起反抗。

毕竟,距离那场惊心动魄的黄巾之乱不过短短数百年光阴而已。当然,他们尚未知晓在后世还曾爆发过规模更为浩大的黄巢起义。

倘若现今房俊所提供的这笔生意能够顺利开展并取得佳绩,那么就无需再去行那等伤天害理之事了。

无论是广袤无垠的土地,还是繁华热闹的商铺,说到底其最终目的无非皆是为了谋取财富罢了。若能拥有无需沾染血腥之气的金钱,纵然心中仍可能稍有不适之感,但相较之下,孰优孰劣自是一目了然。

“族老啊,咱们族里的粮仓是不是该去查看一下啦!”说话之人乃是卢氏家族中的一员,他一脸焦急地望着族老。

而这卢氏的粮仓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其规模之大、存粮之多简直令人咋舌。只见那仓顶上堆满了黄澄澄的粮食,远远望去就像一座金山。

自大唐开国以来,已经多年未曾经历过大规模的战争和严重的天灾了。在这样和平繁荣的年代里,卢氏家族积累下来的粮食可谓是堆积如山。

然而,这么多的粮食却成了他们心头的一块大石。因为这些年来,他们一直在绞尽脑汁地寻找销路。

“好吧,那就走一趟,去看看......”族老点了点头,应道。其实他心里很清楚,这次王宁所需要的粮草数量可不少,足足六十万石呢!即便是对于财大气粗的卢氏来说,这也是一笔相当庞大的数目。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把这些粮食一直堆放在粮仓里,时间一长肯定会发霉变质的。

以往遇到天灾的时候,还能趁机少量出售一些粮食来赚取利润。但如今情况不同了,即便真的发生天灾,想要顺利收割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与其眼睁睁地看着这么多粮食白白浪费掉,倒不如将它们卖给房俊,说不定还能换得一个代理权什么的。

就这样,卢氏众人浩浩荡荡地朝着粮仓走去。当他们终于抵达目的地时,眼前所见让所有人都不禁为之震撼。那巨大的院落一眼望不到尽头,里面满满当当都是粮仓。

站在这里,众人只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粮食的海洋之中,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莫名的沉重感。

尽管房俊收下了这批粮食,然而其中竟然存在大量历经四五年之久的陈旧粮食,如此一来,其价值自然大打折扣。毕竟对于如今的局势而言,粮食已不再像往昔那般至关重要。

“这些居然都是陈粮?”卢氏族老满脸愁容地抱怨道,望着眼前堆积如山的陈粮,心中倍感郁闷。

数量如此之多的陈粮,即便想要卖给房俊,恐怕价格方面也难以令人满意。若继续留存下去,最终恐怕也只能当作肥料使用罢了。

“没错,那房驸马是否有言明愿意收购此等物品呢?”有人不禁疑惑地问道。

要知道,曾经粮食乃是世家大族用以制衡百姓的有力武器,他们始终耐心等待着灾荒之年的降临。一旦天灾出现,他们便能够趁机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但今时不同往日,自从李二陛下设立了官方粮仓之后,这种收割百姓财富的手段已然行不通了。

此时此刻,最为明智之举便是迅速将手中的存粮脱手变现,然后静待朝廷内部滋生腐败之时,再行囤积居奇之事。

“收倒是收,只不过呢,因为这毕竟不是新粮嘛,所以给出的价钱相较于新粮来说,肯定会稍微低那么一点点啦。”

经过了长时间的四处打听以及反复商讨之后,这个消息才终于像一阵风一样传了过来。听到这话,卢家人心中那块沉甸甸的大石头总算是落下来了一半。

“那就好啊!价钱低一点儿没关系的,只要有人愿意收咱们的粮食就行了。”卢家的人心里很清楚,此时此刻最关键的并不是价格高低的问题,而是卢家能不能顺利地把这批粮食给卖出去。要知道,如果再这么拖下去,恐怕连这点儿低价出售的机会都没有了。

话说那房俊自从回到天津城之后没几天,刘仁轨这边便马不停蹄地展开行动,开始在周边地区收拢那些流离失所的难民了。

他行事雷厉风行,带着一队训练有素的骑兵迅速出击。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刘仁轨动作如此之快,但是在执行任务的过程当中还是遇到了巨大的阻碍。

尤其是那些地方上的小世家们,虽然表面上对刘仁轨的举动不敢公然表示反对或者抵制,可是背地里却是小动作不断。

他们想尽各种办法暗中搞破坏,使得刘仁轨的工作进展得异常艰难。许多原本已经做好准备跟着队伍一起前往雍奴的流民,往往就在半路上被这些小世家给悄悄招募走了。

而且不得不说,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思想普遍比较保守和僵化,大多数人都是那种宁愿守着自己熟悉的一亩三分地过苦日子,也不太愿意冒险去到外面闯荡拼搏的类型。

因此,即便刘仁轨苦口婆心地劝说,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最终还是选择留在家乡附近,而不肯随他一同离开。

不过,对于这种情况,刘仁轨心里跟明镜似的。他深知,这些留下来的人的所谓“好日子”其实也就是暂时的而已。

用不了多久,当现有的资源耗尽、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的时候,他们终究还是会面临走投无路的困境。

只要他们离开,小世家就会驱赶他们离开,到时候他们依旧是流民。

小世家做这一切都是为了阻拦房俊收拢流民而已,对流民的死活,他们根本不在意的。

房俊得到消息之后,嘴角微微翘起。

“事情不出所料啊!”

薛仁贵脸色多多少少有些阴沉,房俊要发展两县之地,他也知道问题很大。

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口。

之前三族来袭,房俊借机收拢了不少的百姓,这让周围的小世家都很是恼火。

现在房俊又要收拢百姓,小世家自然是不乐意了。

可不乐意并不代表房俊就不做了。

“都尉,要不我亲自走一趟。”

“杀人吗?”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少年大宝 御女天下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猎艳江湖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都市极乐后后宫 肥水不流外人田 渔港春夜 艳海风波 都市偷心龙爪手 小枪 功夫皇帝艳福星 明星系列多肉小说 福艳之都市后宫 封神夺艳记 仙剑御香录 魔女天娇美人志 护花野蛮人 美女的贴身侍卫 针破苍穹 
经典收藏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 抗日之铁血使命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为大唐名将治疗暗疾 在大明的那些年 霸天武魂 带着现代军火穿越晚清 大唐超时空:从做李丽质闺蜜开始 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 宋北云 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 三国第一霸主 隋唐君子演义 开局穿越寡妇村 我家动物园通大唐,爆宠小兕子 我在明末修仙 最强火箭兵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1910:重回乱世做英豪 
最近更新红楼之皇权枯骨 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 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 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 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 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 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 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 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 我在元末当霸王 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 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 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 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 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 医冠权宦 爱你老妈,玄武门见 
我在大唐做战神 一个老农民 - 我在大唐做战神txt下载 - 我在大唐做战神最新章节 - 我在大唐做战神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